当前位置:

特殊学生“多对一”帮扶,困难儿童多元化关爱

发布日期: 2023- 11- 24 15: 30 浏览次数: 信息来源: 市残联 字体:[ ]

“虽然第一次参加运动会,曦曦融入度很高……”最近,北海街道山隐社区党委书记张英收到了一条微信反馈,在绍兴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等单位共同举办的运动会上,辖区儿童、社区重点关注对象曦曦的表现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认可,这让她很是高兴。

今年10岁的曦曦是一位听障儿童,很小时母亲就离开了,只同爸爸与奶奶一起生活,爸爸以打零工为生,奶奶智力四级残疾,家庭经济困难,对曦曦鲜少关怀,这让她成为一个爱惹麻烦的孩子。为给像曦曦这样的特殊学生更多关爱,今年,山隐社区与辖区内绍兴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建立交叉“网格”,创新探索“家校社联动”的管理模式,对这群孩子进行“多对一”的帮扶,同步关爱学生校内、校外的健康成长。

“在学校时老师管,课后家长和社区志愿者、调解员、工作人员等来管,我们为每个孩子建立了家校社联动微信群,平时会将他们的情况发到里面,大家一起沟通交流。”张英介绍道,目前已有两名特殊学生采取了此种管理模式,效果非常不错。

在山隐社区内,有绍兴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、越城区育才学校、绍兴市儿童福利院等学校及服务机构。这一地理位置,使得社区内居住着二三十位特殊学生,不少是为就学方便租住在此的。此外,山隐社区由村改居而来,仅辖的山隐新村为安置房小区,“一老一小”数量庞大,老年人管带孩子的情况相当普遍,其中还有失独家庭、留守儿童。

孩子多,特殊孩子也多,怎么办?山隐社区坚持“大未保”理念,根据不同儿童的不同需求,打造全覆盖的未成年人服务体系,“家校社联动助教帮扶项目”就是一个生动缩影。依托党建联建优势,山隐社区还与绍兴艺校、绍兴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等共建单位合作,引进优质师资,也充分利用在职党员力量,搭建平台、整合资源,推出了亲子早教、四点半课堂、心理沙龙等多元化服务,从婴幼儿到青少年,从普通学生到特殊孩子,都能在社区里感受到爱与温暖。

不久前,山隐社区邻里港湾投入使用,这处260平方米的场地,是专门为“一老一小”打造的活动空间,内部设有寄隐书堂、婴幼儿照护服务基地、残障人士康复联络点等多个功能区域。作为社区未成年人服务的重要站点,寄隐书堂内放置了1600多册图书,供青年少年学习阅读,婴幼儿照护服务基地摆满了各种颇受欢迎的玩具。此外,社区还开设了“4点半课堂”,为辖区内有需要的儿童特别是特殊儿童提供课内辅导、智力游戏、阅读分享等“课堂”服务,由大学生志愿者、在职党员等参与助力,将物质和精神关爱惠及所有未成年人。

最近,张英在与绍兴市儿童福利院进行对接,希望借助他们的康复设备、专业师资等,为辖区及周边残疾儿童作基础康复指导,“我们计划在邻里港湾内开设‘家门口’的康复联络点,开展更精准的帮扶。未来,不管是日常学习、知识讲座还是康复训练、心理辅导,在邻里港湾都能实现,切实打通未成年人服务‘最后一公里’,让‘一站式’的贴心服务常态化、制度化、规范化。”